1949年10月,经过叶剑英、陈赓、邓华的指挥,广东顺利解放。广东全省的人民都沉浸在欢庆的氛围中,为了让全国人民分享这一喜讯,毛泽东亲自下令:“多报道广东解放的消息,让全国人民也一起开心一下。”
很快,印着叶剑英、陈赓、邓华照片的报纸像风一样飞向全国各地。与此同时,各个部队也收到这份传递喜讯的报纸。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46军恰好没有作战任务,于是各连组织战士们集体阅读报纸,并讨论广东解放的成功经验。
在这个“传统”项目中,战士们习惯了坐在一起阅读报纸。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负责朗读,精彩的部分会引起大家的讨论。另一部分战士则喜欢自己看报,找个安静的地方读。邓贤诗便是其中之一。他拿到报纸后,静静地看着,突然,他的眼睛停在了报纸上某张照片的上面。他的心跳加速,眼中闪过一丝惊愕。
展开剩余82%邓贤诗紧紧盯住照片上的人物,手忙脚乱地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他一遍又一遍地比对,眼泪终于涌了出来。周围的战士被他的情绪吸引,纷纷围了过来。连长也赶忙上前查看情况。
连长看到平时沉稳的邓贤诗哭得如此激动,连忙问道:“小邓,怎么了?”邓贤诗抽泣着指着报纸上的照片:“我找到我父亲了!”
连长不解地看向邓贤诗指着的照片,摇摇头:“别闹了,这是我们15兵团的邓华司令。你不是孤儿吗,怎么能随便认人当父亲呢?”
邓贤诗急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他把那张泛黄的老照片递给连长:“连长,你看,这是我母亲临终时交给我的照片,上面就是我父亲,看清楚了吗?是不是和报纸上的照片一模一样!”
连长疑惑地接过照片,仔细端详。照片上的年轻战士眼神清澈坚定,看起来充满力量。接着,连长拿起报纸上的照片,对比了一下,发现五官和脸型竟然有些相似。他心里开始动摇,但还是没有完全信服。
连长决定向上级汇报这个情况。很快,消息传到了46军军长詹才芳和13兵团司令员萧劲光那里。两位老战友听说邓华有个失散多年的儿子后非常关注,并决定亲自调查。为了避免惊动邓华,他们决定先了解清楚邓贤诗的身份。
不久后,詹才芳和萧劲光亲自来到邓贤诗所在的连队。当邓贤诗走进办公室时,詹才芳和萧劲光都被他那张与年轻时的邓华几乎一模一样的脸庞深深震惊了。两人对视了一眼,心中已有了几分把握。
詹才芳开口问道:“你叫邓贤诗吧?我们听说你有你父亲的照片,能给我们看看吗?”邓贤诗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照片。詹才芳接过一看,顿时确认了这就是邓华年轻时的照片。
詹才芳激动地问:“你能给我们讲讲你父亲的事情吗?”邓贤诗慢慢开口,诉说了自己从小未见过父亲的故事,并讲述了母亲临终时将父亲的照片交给他,并鼓励他像父亲一样保家卫国的情形。
听完邓贤诗的故事,萧劲光沉默片刻后说道:“你可以亲自向邓华问清楚。写封信给他,我们帮你交给他。”
邓贤诗感激地点了点头,写下了信件,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渴望和疑问。信件很快送到了邓华手中,邓华在读到信中的名字时,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邓华回忆起多年前的革命岁月,怀念着自己曾经失去的家和妻儿。尽管心中充满愧疚,他依然坚定地继续自己的革命使命。
最后,经过一番确认,邓贤诗被确认是邓华的亲生儿子。父子重逢的那一天,邓华泪如雨下,终于找回了失散多年的亲情。
这段历史,见证了一个英雄的忠诚与无私,以及父子间深厚的血脉情。
发布于:天津市股市行情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