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秦琼与程咬金:演义与真实的差距
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隋唐名将秦琼(秦叔宝)并未担任过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这样的高位,而程咬金也从未做过混世魔王大德天子。事实上,秦琼是唐军中的单挑高手,史书记载的隋唐十八条好汉中,真实存在的几位都不是他的对手。
秦琼在隋军、瓦岗军和唐军时期,最亲密的战友是罗士信。这位猛将在《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忠义传中都有记载。而程咬金(不用大斧而善使马槊)也是秦琼的重要战友,其武艺甚至超过了裴行俨(即小说中银锤太保裴元庆的历史原型)。
瓦岗军的关键战役
公元618年(这一年有多个年号:隋大业十四年、隋恭帝杨侑义宁二年、隋恭帝杨侗皇泰元年、唐武德元年),瓦岗军领袖李密与王世充在偃师城北展开激战。当时裴行俨为救援可能已暗中投降的单雄信,中箭落马昏迷。程咬金单骑冲入敌阵,下马救起裴行俨,在突围时还折断刺穿自己身体的长槊,反杀两名追兵。
展开剩余72%隋末乱世的群雄割据
隋末的乱局比汉末三国更为复杂。称王称霸的远不止李渊、宇文化及、王世充等人。史书记载的割据势力包括窦建德、薛举、李轨等二十多位,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原瓦岗军裨将刘黑闼后来竟能击败唐军多位名将,包括李神通、罗艺等,甚至生擒薛万均兄弟,杀死罗士信。
演义中的艺术加工
由于程咬金在民间极受欢迎,小说家便在《说唐全传》中让他当上了皇帝。书中描写他头戴冲天冠,身穿杏黄袍,但正如俗话所说穿上龙袍也不像天子。实际上在瓦岗军中,按资历排位也轮不到程咬金当首领。
小说中程咬金称帝的过程充满戏剧性:众人通过抓阄决定谁下地穴探险,徐茂公(徐世勣)在纸条上做了手脚,让不识字的程咬金抽中去字。这让人联想到三国时诸葛亮用类似方法让张飞中计。
地穴探秘的文学传统
古典小说中常见英雄探地穴的情节。在《隋唐演义》中,秦琼的朋友狄去邪更早经历了地穴奇遇。他在地穴中见到一头被铁链锁住的大老鼠,暗示这是隋炀帝杨广的真身。而在《说唐》中,隋炀帝被描绘成猪婆龙(扬子鳄)。
程咬金在地穴中不仅得到帝王服饰,还目睹了猪婆龙(隋炀帝)与青龙(李世民)的争斗。他带回的谶语灭者灭,兴者兴暗示了唐朝的兴替,其中治世安邦有二秦可能指秦王李世民和秦琼。
历史与传说的交织
这些故事反映了民间对历史人物的再创作。徐茂公推举程咬金为临时皇帝,可能是为真正的明主李世民铺路。谶语中的玄机,正如徐茂公所说此乃天机,不可泄漏,留给后人无限遐想。
通过对比正史和演义,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人物在民间传说中往往被赋予更传奇的色彩,而真实的历史则更加复杂多元。程咬金的皇帝经历,正是这种艺术加工的典型体现。
发布于:天津市股市行情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