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
咱身边是不是总有这种事儿?朋友要订婚,提前俩月就开始忙:找婚庆搭花海背景,订五星级酒店包场,连伴手礼都得是大牌套装。问他为啥这么折腾,他叹口气:“女方说闺蜜订婚宴花了20万,咱不能比人家差,不然没面子。”
现在的订婚宴,早不是以前“两家人吃顿饭定日子”那么简单了,简直成了一场“烧钱竞赛”——
一、订婚宴变“军备竞赛”:婚庆酒店赚翻,男方累到瘫
你见过订婚宴比结婚还隆重的吗?现在不少年轻人办订婚,流程比春晚还细:
- 先找婚庆公司“定制主题”,从气球链到灯光秀,动辄三五万,美其名曰“仪式感”,其实就是把钱砸在“拍照好看”上;
- 彩礼得一沓沓摆成小山,五金(金戒指、耳环、项链、手链、手镯)要戴满女方手腕,专门找摄影师拍特写,发朋友圈配文“不负韶华不负她”;
- 流程更折腾:开场要双方父母致辞,中间新人念“婚约契书”,末尾还得表演才艺,连敬酒都要按辈分排好顺序,全程跟拍跟录,生怕漏了哪个“名场面”。
最扎心的是啥?这一切几乎全是男方买单。有个同事算过账:订酒店2万+婚庆3万+彩礼20万+五金10万+伴手礼1万,不算房子车子,光订婚就花了36万,几乎是他爸妈一辈子的积蓄。办完宴他跟我说:“累得连饭都没吃几口,看着账单只觉得慌,这婚还没结,就先背上了债。”
二、以前的订婚多简单?70后:我们那时候,一块糕点就够了
别以为订婚宴一直这么“离谱”,问问家里的70后长辈就知道,以前的仪式简单得很,重点在“定亲”不是“炫富”。
我妈就跟我说过,她当年和我爸订婚,就两家人凑在老房子里吃了顿饭。我爸家买了两箱糕点,我妈分送给邻居和亲戚,意思是“咱要结婚了,到时候来喝喜酒”。没有彩礼,没有五金,更没有婚庆,就我爷爷说了句“好好过日子”,这事就算定了。
城里的年轻人更简单,那时候流行“旅游结婚”,订婚就是俩人手拉手去民政局领个证,回来给同事发点喜糖,连饭局都省了。我姑父说:“那时候觉得,日子是过给自己的,没必要搞那些虚的。现在倒好,订婚宴成了给别人看的戏,累不累啊?”
三、这股歪风不是“传统”,是资本和攀比吹起来的
有人说“订婚宴隆重是尊重传统”,可咱翻遍老规矩,也没说要摆几十万彩礼、请婚庆搭花海啊。这股风,其实是“资本炒作+攀比心”搅出来的:
- 婚庆公司最会造势,朋友圈发“某某订婚宴花费28万,浪漫到哭”,短视频推“没有豪华订婚宴,就是不爱她”,把“仪式感”绑上“爱不爱”,逼得年轻人不得不跟风;
- 女生之间的攀比更要命:闺蜜订婚收了30万彩礼,自己要是只收10万,就觉得“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别人的订婚宴上了本地生活号,自己的要是没摄影师跟拍,就觉得“没排面”;
- 酒店也跟着加价,专门推出“订婚宴套餐”,比普通饭局贵三成,还说“订婚就得用专属套餐,才有意义”,其实就是变着法儿赚钱。
可这些“热闹”过后呢?婚庆公司赚了钱拍屁股走人,酒店收了款继续接下一场,女方拿着彩礼五金觉得“有面子”,只有男方对着账单发呆——婚后要还的债,要养的家,可比订婚宴那几小时的热闹,实在多了。
四、婚姻好不好,跟订婚宴花多少钱没关系
有个亲戚家的儿子,订婚宴花了50万,当时人人夸“有排场”,结果婚后俩人为了还订婚借的钱天天吵架,不到一年就离婚了。反观我表哥,订婚就两家人吃了顿家常菜,彩礼只给了2万,现在结婚五年,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孩子都三岁了。
其实大家都明白:婚姻的底气,从来不是订婚宴上的现金堆得多高,也不是五金闪不闪,而是两个人愿不愿意一起过日子。那些把订婚宴搞成“烧钱大赛”的,说白了就是把“面子”看得比“日子”重,最后遭罪的还是自己。
真心希望这股歪风能早点停:别让订婚宴变成男方的“提款机”,别让仪式感变成“虚荣心”的遮羞布。毕竟,能一起吃一辈子家常菜,可比办一场热闹几小时的订婚宴,珍贵多了。
你身边有没有办“豪华订婚宴”的例子?你觉得这钱花得值吗?评论区聊聊~
股市行情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